俄乌冲突进入第三年:欧洲这次是到“菜单”上了?-今日头条
在法国召集下,来自20多个西方国家的政要和高官当地时间26日在巴黎举行了一场乌克兰问题会议,旨在向俄罗斯展示西方的“挺乌”统一战线。
会议并未做出新的援助承诺,但却释放了某些从未有过的敏感信号。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称,“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使俄罗斯无法赢得这场战争”,为此,“不排除西方国家军队未来进入乌克兰的可能性”。
△美联社报道截图
法国总统“出兵”言论“吓坏”盟友
此言一出,舆论哗然。
按照《纽约时报》的说法,在俄乌冲突早期,马克龙曾被西方盟友批评对俄罗斯过于软弱,但现在他已成为乌克兰“最直言不讳的支持者之一”。
这是马克龙第一次如此公开地提出派兵的可能性。不过这次会议没有就此问题达成任何共识。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西方媒体纷纷报道说,马克龙的最新表态突破了盟友们支持乌克兰的意愿极限。西方多国纷纷发声,第一时间排除自己向乌派遣军队的可能性。
欧盟和北约领导人也迅速与马克龙的言论“保持距离”。
△英国《卫报》报道截图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更是将此次巴黎会议称为“战争会议”。
他在会前公开表示,有迹象显示北约和欧盟一些成员国正考虑通过双边安排向乌克兰派兵,这种动向让他“脊背发冷”,有让俄乌冲突大幅升级的危险。
“我不能说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应该做些什么,但斯洛伐克作为欧盟和北约的成员国,绝不会向乌克兰派遣士兵。”
菲佐还认为,法国召集这次会议本身就表明,西方对乌克兰的战略已经失败。
△路透社报道截图
针对马克龙的言论,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7日回应称,如果北约国家出兵乌克兰,俄罗斯与北约的直接冲突将不可避免。
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副主席科萨切夫同日也警告,北约向乌派遣军队可被视为直接参与俄乌冲突,也可被视为向俄宣战,将造成“灾难性局面”。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报道截图
如果说是否向乌克兰派兵势必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的话,只谈军援是不是更能“凝聚共识”呢?
答案显然也不那么肯定。
在此次巴黎会议召开前,已经将俄乌冲突当成自家危机的欧洲大国出于各自考虑,纷纷为“美国退出”做起了准备。
英、法、德等国最近先后与乌克兰签署了以军援和军事合作为特征的十年期双边安保协议。不过,虽然英国和法国已向乌提供了远程巡航导弹,但德国至今拒绝照做。
△乌克兰《基辅独立报》:德国总理朔尔茨当地时间26日重申,他的政府不会向乌提供射程可达500公里的德制“金牛座”远程巡航导弹。德国担心这款导弹会被用于打击俄罗斯本土目标。
“餐桌旁”的美国和“菜单上”的欧洲
吊诡的是,恰恰是在提供敏感武器问题上,已经因为国会纷争而“撂挑子”的美国政府,胆子可比德国大多了。
有美媒日前披露,拜登政府正在考虑向乌克兰提供射程更远的陆军战术导弹(ATACMS)。如果国会能批准对乌新援助计划,这种导弹将被纳入首批援乌武器清单;否则,美国可能要求盟国先“替美国”向乌提供ATACMS,然后再从美国得到补充。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截图
拜登政府为何敢于铤而走险?
正如美国资深媒体人、《纽约时报》中东分社前社长克里斯·赫奇斯日前接受采访时所说,“美国不希望俄乌冲突结束”。
△克里斯·赫奇斯
的确,正是由于美国“不希望”,俄乌冲突持续了两年仍难以结束。
可即便西方给出了上千亿美元军援,送到战场的武器杀伤力也不断升级,他们寄予厚望的乌军反攻以败北收场。而欧洲已在美国极力制造的“俄罗斯威胁”气氛中深陷安全焦虑。
因为焦虑,奉行了几十年低军费政策的欧洲国家纷纷花大价钱买进美制军火,将自身安全主导权交给美国;因为焦虑,欧洲国家盲目割断了与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的传统联系,将能源主导权也交给美国。
《华尔街日报》近日报道指出,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的两年时间里,美国国防工业的订单大增,最大客户就是欧洲。
有美政府官员承认,在五角大楼950亿美元的追加国防预算中,有607亿美元被指定用于乌克兰,其中64%实际上将会回流到美国国防工业。
△《华尔街日报》报道截图
与此同时,俄罗斯天然气供应中断极大刺激了欧洲对美国液化天然气(LNG)的需求。
美国去年成为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国,其中约三分之二出口到了欧洲。预计到2030年,美国的LNG出口量还将增加近一倍。
△《纽约邮报》报道截图
连日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公开鼓吹的“餐桌菜单论”引发全球争议。这番毫无顾忌的论调再次证明了一点:作为西方世界的老大,美国把包括盟友在内的其他国家统统当作了自己菜单上可供随时享用的佳肴。
对此,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评论表示,希望“胃口特别好”的美国同行“不要在他们的‘民主’餐桌上噎着”。
△俄罗斯外交部网站截图
事实上,随着“援乌疲劳症”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意识到,继续拱火冲突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大危机,而牺牲欧洲利益换来的仅仅是美国的变相敛财。
在德国《世界报》看来,俄乌冲突持续的时间越长,西方的裂痕就会越大。
△德国《世界报》报道截图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